拓展型X系列伺服电机
NextChina系列报道|对话宇树科技:在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征程上把美好留在生活里
来源:通用伺服    发布时间:2024-04-01 13:10:49

  原标题:NextChina系列报道|对话宇树科技:在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征程上,把美好留在生活里

  如果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GenAI技术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场朝向“AGI”的未来变革旅程中,相伴在我们左右的,一定会有来自机器人的身影。

  现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它所能展示出的跨界融合和革新能力也在日趋显现。作为体现之一,无论是对自然语义指令的理解还是通过“学习”能力进一步获取更多新技能,无论是Figure 01还是Optimus,曾经更多出现在荧屏中的机器人也正不断以一种更加为我们所熟知的方式跨越次元壁、来到日常生活当中。

  有数据指出,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最高达到1540亿美元。当然,相比于人形机器人在接下来还会带来怎样的震撼,如何迎接这一新时代的到来或许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这一点出发,以四足机器人“起家”,并在随后通过旗下通用人形机器人H1迅速成为全世界人形机器人行业领导者的宇树科技(Unitree)显然会有更多的话要说。

  图中为宇树科技的通用人形机器人H1,目前以每秒3.3米的运动速度创下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速度的世界纪录

  近期,我们也有幸同宇树科技联合发起人陈立先生展开了一场对话,并从中深入探讨了宇树科技对于当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变化的机器人产业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有注意到,宇树在去年发布了人形机器人H1。相比于早年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这个看似为另一条起点的H1身上承载了宇树想要向外界传递的哪些信号?

  宇树做人型机器人能看作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事情。因为目前,通用AI/AGI这块已经有了弥足的进步和突破。然后,通用AI需要有一个适合的载体来承接,那通用机器人势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人形机器人又是最简单直接能成为通用机器人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坚信,一旦通用AI和通用人形机器人展开结合,未来,机器人是真正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

  紧接着这一问题,研发四足机器人和两足机器人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分别是什么?宇树又是如何克服的?

  难点其实是一系列的。不管是四足还是人形机器人,包括硬件可靠性、整机自研、运动控制、传感器,以及怎么把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融合到运动控制当中——比方说结合感知和地形去实时地改变抬腿高度,然后非常快速稳定地通过非结构化地形···这些其实都是难点。

  相比来说的话,因为宇树在四足机器人方面有非常好的相关积累,所以我们做人形机器人其实相对会快一些。我们是在23年2月份立项,然后8月15号就把人形机器人(H1)做出来并且发布了,其中用了大概半年时间。

  人形机器人我们实际上随时都可以做,因为宇树的四足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像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传感器、主控、甚至电池都是自己研发的,所以把四足机器人的相关的技术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上对宇树来说非常顺理成章的。

  我们人形机器人的关节电机、电控技术、控制算法等其实都沿用或者借鉴了很多宇树之前积累的四足机器人有关技术。然后在控制算法层面,我们也借鉴了四足机器人的控制技术,用模型预测控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跟做数学题一样:底层的公式都是相通的,无非就是你怎么把这些最基础的公式和算法学会、融会贯通。然后,对于四足机器人来说,这个“题目”就可能相对会简单一些。人形机器人的对应的“数学题”会更难一些,但是使用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也是类似的。

  从17年的四足机器人Laikago到去年的人形机器人H1,显而易见宇树这些年来经历了巨大的成长和收获。同时,在外部环境上,也能够正常的看到包括脑机技术和GenAI在内的一些新兴技术的不断火热也在为机器人领域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至少在社会舆论层面看起来是这样)。所以想请您谈谈,与成立早年相比,宇树现在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以及,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宇树又是如何做出应对的?

  我觉得宇树现在跟当时成立早年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我们现在关注的地方。机器人我们本身一直都在关注,这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方向,但同时,我们也会更多地去看一些通用AI大模型相关的方向、考虑怎么把这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跟机器人结合在一起,去让机器人的功能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而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宇树要做的就是首先做好自己,然后,秉持以研发为驱动力,做好产品,服务好客户。

  一些观点指出,随着近年来机器人赛道的逐渐火热以及包括向国内《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这样的指导政策的不断出台,今年(24年)非常有可能会是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元年。您是怎么样看待这种观点/趋势的?或者换句话说,在您看来,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元年出现的必要条件会有哪些?

  人形机器人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我觉得这可能要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如果单从社会对产品的关注层面来看,今年(24年)确实是元年。但在二三十年前,人形机器人在国外——包括日本、美国其实都已然浮现了,它不是一个凭空出来的产品。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看。

  当然,我其实更愿意说24年可以是人形机器人的元年。但(这种节点)其实不是政策导向的,而是本身在23年的时候,大模型和AGI这一块有了非常弥足的发展和突破,然后通用AI真正可以在未来用在各个场景当中。那这种情况下的通用人工智能会需要有一个载体。再基于这个原因,人形机器人开始火热,这才是真正的元年原因。

  然后,四足和人形机器人元年出现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我觉得一方面就是AI的赋能,还有就是本身产品层面的稳定性、可靠性、性价比、出厂的一致性、以及软硬件的技术成熟度等等,这些都是必要条件。

  宇树旗下也有在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上架了旗下的几款四足机器人产品。以笔者本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很像是把“机器人”这种偏向于未来感的产品极大的拉近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很亲切。于此,能否谈谈您对国内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市场的一些观察——比如现在进入了怎样的阶段、这里的环境基础是怎样的、宇树对于消费级市场的布局策略、对这个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等等。

  是的,我们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上架了一些四足机器人,你们可以关注我们的Go2 AIR和Go2 Pro这两个消费级的四足机器人产品。不管从产品力、性价比还是可靠性、可玩性,我觉得(Go2的)这些功能和性能都是非常能够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

  目前,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个是价格目前还是偏贵,因为我们宇树这样的头部公司当前的产品市场价也只能做到1万人民币左右。再往下做的话,现阶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未来还是有希望把价格做得更低,达到几千人民币的价格。

  第二就是交互。或是说在面对消费级客户的时候,怎么让四足机器人拥有更多能够产生粘性的功能。这其实是宇树目前长期投入去做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台遥控机器人或者机器狗,消费者可能玩几天就不感兴趣了。所以我们要给这个机器狗赋予更多的粘性功能——比如说交互、互动AI对话等等。然后,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机器狗变成一个真正的电子宠物。

  除了价格上的差异,宇树的消费级和行业级机器人产品最明显的划分界限是什么?这两类机器人分别有哪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基于宇树的设想)?

  除了价格层面,我们的消费级和行业级机器人最明显划分就是它们的性能或者功能。拿Go2 AIR和PRO这两个版本的四足机器人来说,这些是消费级的。和我们行业级的B2机器人相比的话,它在功能层面——比如负载,B2能够达到50公斤。Go2 AIR大概是5到8公斤,这就有了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是防护等级。B2的话,最高的防护等级能做到IP68,这是防水防尘等级最高的级别,可以在水里长时间浸泡的。Go2其实是不防水的。第三是运动性能或者越障性能。因为Go2的尺寸比较小,B2会大一些。这会直接引发它们的腿长不一样,影响它们的越障性能。比如说B2,它最高可以爬上一米二的台阶,然后Go2目前只能爬16厘米的台阶,这点差别依旧很大的。

  然后第四就是续航。Go2的话,用长续航版电池的持续行走时间大概是两个小时。但是B2持续行走时间能到五个多小时。当然,还有别的的软硬件其实都不一样,所以区别依旧很大的。

  应用场景方面,消费级其实是偏家庭,包括表演、互动娱乐、酷玩、家庭陪伴等等。行业级的B2就是实打实干活。比如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煤炭行业的巡检&巡逻、应急、救援,还有就是警用、消防···各种苦活、累活、危险的活、重复性劳动的活,这些都可以用行业级机器人来取代。

  这肯定是有的。因为宇树员工的专业背景很多是偏机器人或者AI相关的。而用户身处各种各样的行业领域,他们会针对我们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一些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很多都是我们之前不了解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可以拓宽宇树的产品力,同时我们也会针对他们提出的一些场景切身实地的去帮他们做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机器狗在消防应急场景当中的应用就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这个场景也是之前消防救援方面的人士找我们提到的。他们说这个机器狗挺好的,爬楼梯、翻山、越岭都没什么问题。那在他们的消防应急场景中,其实会涉及到高层救援——比如说中国现在有很多高楼大厦,这一些地方一旦着火,电梯首先是要停掉的,然后只能用楼梯。楼梯的话,消防员从这里进去非常危险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提出,有没有可能先让机器狗进去冲锋陷阵,搭载各种各样传感器先采集到里面的有关数据。消防员经过判断之后再进去救援,这样的话就能够大大减少伤亡。

  再接着这一问题,有注意到,宇树也基于自身的机器人有关技术把业务线拓展到了健身器材领域(PUMP健身泵)。对于一家以机器人技术起家的科技公司来说,这种关联性可能相对会有些让人意外。能否谈谈当初选择这一“跨界”策略时的出发点?以及,一直以来,作为一家机器人公司,宇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机器人产品线和健身器材产品线上有着怎样的体现)

  其实健身泵产品18年的时候就有想法去做,但当时时间其实是花在机器人上,所以一直都没有启动,然后直到最近几年开始去做这件事情。然后,出发点的话,主要还是我们本身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像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电池等等都是自己研发。所以我们从始至终在想,有没有可能用这些有关技术做一些全新的产品、可以面向大部分的消费者群体。这个想法其实一直都是有的,所以我们就做了健身泵——严格意义上,健身泵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单自由度的机器人。

  然后,宇树的核心竞争力刚才也有提到,就是整机自研。核心零部件、运控算法这些都是自己研发的。这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PUMP健身泵”当初选择了在亚马逊平台上线,并在全球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成绩。另一方面,也有注意到,宇树的机器人海外业务在总营收占比达50%。于此,能否谈谈当时为何敢于看中海外市场的原因?或者说,宇树的出海信心来自于哪一些原因?这些成功对宇树在国内市场的步伐带来了哪些启发?

  是的,我们50%左右的业务是来自于海外的。为什么我们对出海有信心?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创业之前,我本人是在一家硬科技公司做海外市场的。所以我对海外市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二,像机器人产品,特别是消费级的机器狗,在海外,我们的客户群体会更广泛一些。特别是针对一些发达国家,像美国、欧洲,这些地区的购买力也会更强一些,然后利润也会更好一些。第三就是我们的一些科研端客户会买我们机器人做二次开发。科研端客户很多是来自高校,这些高校不少是在欧美。当然,国内也有很多优秀学校也在基于我们的机器狗或者人形机器人做开发,并且做得很不错。

  然后是这些成功为宇树在国内市场的步伐带来哪些启发。我觉得就是第一,在市场侧,一定要市场先行,一定要快速地去做市场的铺垫和宣传。然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销售业务这一块要跟进、快速铺货,然后把客户服务好,让客户能够尽快拿到我们的产品。第三就是服务要跟上——产品交付的前后技术上的支持这一块的任务也是很重要的,他们要去不断地给客户做售前售中以及售后的培训和答疑解惑。一旦形成这样的链路,其实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企业)都会有一个非常弥足的发展。

  在拓展海外市场这个看似并不轻松的过程中,宇树都做对了哪些选项?这其中最难的环节又是什么?(包含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常见的本地化问题,也可以从产品定位、营销、海外团队建设等等方面出发)。

  海外市场本身的拓展成本,不管是marketing的成本还是业务端的沟通成本——包括时差、文化各方面都是不容易的。至于宇树做对了哪些选项,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刚才有提到的先发优势——在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初期,针对机器狗或者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策略一定要快。因为对于客户来说,在没有接触到实物的情况下,他很难去判断这样的产品的一些相关功能。更多的还是从网上去获取信息(比如通过YouTube)。这种情况下,就是怎么样能快速地把产品推出来,然后再在用户的心里建立品牌或者产品意识,这是很重要的。同时,光这样还不够。后面还要再跟上一些亮点宣传。比如说我们的产品在23年初的时候登上了美国Super Bowl,以及国内外的一些网红都会测评我们的机器狗,这些对宇树的品牌宣传都是非常有利的。

  然后其中最难的环节,我觉得还是在marketing宣传完之后,会有很多客户或者感兴趣的人找过来,然后我们业务层再与之对接的时候。这中间对于产品性能、产品价格,以及可使用的场景会存在一定的GAP(隔阂),要一直地去培养客户,或者说要一直地跟客户去沟通,引导,管理好客户的需求啊。我觉得这也是较为重要的。

  其他的难点可能会是本地化。宇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海外团队去做本地化,都是以出差的方式去国外。其他的像团队建设,自己觉得选合适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合适的同事可能会比得上10个甚至20个工作上的能力一般的人员。

  在宇树近期完成的近10亿元B2轮融资中,王总有提到,未来几年,公司将继续突破技术,推动AI+通用机器人的融合,让通用机器人真正在家庭和行业场景发挥价值。这里,如何理解这其中的“AI+通用机器人的融合”?基于这一方向,以家庭场景为例,能否谈谈宇树的一些设想和规划?

  宇树在创业之初是一个相对传统的机器人公司,现在逐步转变成一家“AI+通用机器人”融合的公司,中间其实我们也做了很多战略性的思考。拿家庭场景来说,机器人原来其实是很难进入家庭的,特别是通用机器人。当然现在也有一些进入家庭的机器人,比如说扫地机器人。但整体来说,它的功能性还是相对单一的,是特用机器人或者单一功能机器人。未来,我们大家都希望做通用的家庭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主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洗碗、扫地、叠被子、做菜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那么多功能,单一型机器人肯定是不够的,一定要用通用AI去对它赋能。这个赋能可以是端到端的,也可以是云端的,也可以用训练的方式做出来···方式是不限定的,但唯一的路径我觉得还是用通用AI跟机器人做“强绑定”,这样的话,(机器人)才能进入千家万户。

  在下一个发展阶段(比如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中,宇树是如何为自身定位的?对自身有哪些期许和目标?其中又有哪些很重要的方向?

  人类也许是宇宙的过客,但科技定是永恒的。真正美的事物极具感染力,然而整个行业却鲜有改变现状,我们坚定的认为创新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石,Unitree不断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性能,持续推进现有产线的建设与完善,深耕四足机器人赛道2B与2C市场,同时历经跨维度的成长之路,从四足机器人扩充至智能健身赛道再扩充至通用人形机器人赛道,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便捷、舒适和高效。

  Unitree始终坚信:成为一个细分行业的领导者,带动整个产业与中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使命!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用群体的力量开启“科技改变世界”的新征程!这是一条越走越不孤独,越走越行稳致远的道路。 因为科技的发展,原本遥不可及的技术,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们是为了把每一天的美好留在生活里,更是为了用民生所需,驱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从而点亮一颗又一颗人类的科技树!

  TechNode 动点科技作为最早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的中英双语科技媒体,在过去的十年间,其读者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其独立公正的报道被《财富》、《经济学人》等众多国际媒体引用,在国际科技领域慢慢的变成了了解中国科技的重要窗口。通过媒体、活动等多种形式,TechNode已将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和创新带进全球视野。 在过去的15年,世界和中国科技领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从copy to China模式,到如今其独一无二的创新模式。从仅仅只有 BAT 被关注,到现在中国大企业,科技独角兽,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全世界内的百花齐放,慢慢的变多的中国创新迫切地需要被世界认可。 TechNode 特别策划了NextChina系列专题报道,致⼒于关注最新的产业赛道和最优秀、最具潜⼒的创新企业。我们将通过英⽂和中⽂媒体平台以及全球媒体伙伴的资源,把更多中国的优秀企业推向国际舞台。 第一系列:机器人技术的崛起(Rise of Robotics) 机器人作为当前的热门领域之一,我们将此作为系列报道关注的第一个赛道。目前,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医疗保健、服务、家庭等所有的领域都逐渐崭露头角。机器人不仅是未来技术的代表,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将以独立的视角展示中国机器人领域最有前途的公司故事和创新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版权所有:亚洲雷火官网入口-雷火官方网站上   粤ICP备20005664号
友情链接:雷火官网入口 亚洲雷火官网 雷火官方网站上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